一、怎样在幼儿园里开展自主游戏?
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的策略和方法:
1、关注幼儿的兴趣,引导自主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一件事情的兴趣会经历发生、发展、消退的经历,所以老师一定要善于及时发现和发现兴趣点。对于自主游戏来说,核心是前提,兴趣是关键。但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即使性格相似,兴趣也可能不同。
因此,在具体的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理解幼儿之间的性格差异,引导自主游戏的方向,从而能够创造出符合幼儿兴趣的分层游戏。这样既能为独立游戏指明方向,又能为幼儿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2、将游戏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幼儿的生活常识
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了解周围环境、获得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拓展幼儿的生活视野,让幼儿获得丰富的生活知识。
他们对新的人或事物充满好奇和热情。因此,幼儿教师应该抓住幼儿的心,在游戏活动时间,帮助幼儿独立进行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学习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内容。
3、注重观察,适时适度介入指导
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有更多的开放空间,这就要求教师有更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控制自己的嘴,控制自己的手,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从幼儿的外显行为中解读其心理状态和游戏水平,进而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
比如,当幼儿在游戏中玩得比较单一,对老师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能玩的时候,老师就用隐性指导的方法引导幼儿模仿。
二、幼儿园自主游戏有哪些
幼儿园自主游戏如下:
1、《宝宝儿童拼图游戏》:这款游戏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识物能力,同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
2、《宝宝超市》:是一款模拟超市购物的小游戏。这个游戏主要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宝宝体验购物的乐趣。
3、《奇妙蛋糕店》:是一款为学前宝宝设计的蛋糕甜品制作的游戏。宝宝可以在游戏中亲手制作甜品,在这里可以使用面团,牛奶,巧克力酱在内的22种酱料,还有各种完善的炊具。
4、《照顾小宝宝》:是一款转换类照顾小宝宝的游戏。这个游戏主要让宝宝们转换身份去照顾游戏里的熊猫宝宝,与可爱的熊猫宝宝互动。
幼儿园自主游戏好处:
一、自主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幼儿期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和旺盛的时期。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可以发展肌体的协调性、平衡性、灵活性。特别是在体育游戏和户外游戏中,幼儿身体各种器官更能得到促进和发展。
二、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能激发幼儿的自主性,积极能动性。
幼儿自己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游戏,他们在游戏中自主的玩耍,交流和表达。例如在小厨房游戏中他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在游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但这些角色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他们分工明确,其乐融融,共同参与游戏。当一个小朋友 不想当厨师了,他也可以当服务员。
三、如何在幼儿的区域游戏中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我们该怎样把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发挥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
一、创设自主的区域活动环境
《纲要》指出: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自主的区域活动环境,能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氛围,更为幼儿提供了大量学习的机会,能萌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满足幼儿需要,因此为幼儿创设自主的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在环境上我们可采用师生共同商议的形式,按游戏需要摆放场地,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其次,可将游戏中的一些材料分散或综合开放地摆放,如:“娃娃家”游戏,除了固定的床、桌子外,其余碗勺、食品等,有的放在商店中作为商品,有的放在“材料库”中作为选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玩具,积极投入创设,从而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材料选择的自主性。再者,我们要鼓励幼区根据自己的兴趣创设游戏的主题,自定游戏场地,如:当幼儿在建构区搭出美丽的松兰山后,到美工区与同伴商量合作捏出许多娃娃当作参观的游人。我们对此应给予支持、鼓励,因为这个主题的产生就是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创造出来的新的游戏能促进孩子间更多的交往,合作,活动中幼儿也可根据需要将教师准备的草席往地上一铺,把娃娃家的场地定在教室的一角。这种自主的游戏环境,没有教师统一要求,没有完成作品的统一标准,没有作品的优劣评比,让幼儿的成功感、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提供适当的区域活动材料
活动区的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通过自己对材料物品的操作,对游戏环境的控制来获得自主和愉快心理的满足,材料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质量,关系到幼儿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因此通过提供材料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师在为幼儿材料时应该注意材料的多操作性,做到一物多用,幼儿在操作摆弄的过程,也是幼儿探索→发现玩法→再探索→再发现新玩法的过程,提供多操作性的材料对幼儿来说使其始终具有一种挑战性,不断地激发其创造的愿望,想出新的玩法,建构自己的认知获得情绪、情感的满足,促进了幼儿主动发展,如在益智区可提供五颜六色的游戏棒,七巧板,在摆摆弄弄的基础上还可有多种玩法。其次,教师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时,除了提供一些成品的游戏材料,还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具有多功能替代的半成品材料,如牛奶盒、酸奶瓶、鸡蛋壳等,幼儿只要对其进行一些加工就改变此材料的功能,能给孩子的自由发挥创适机会,如在美工区里,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许多的稻草、空酒瓶子、螺壳等,这些在成人眼里看似无用的东西,到了孩子手上,就变得非常有用能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出不同的精美手工作品。
再次,由于幼儿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在选材上还应兼顾幼儿能力发展差异,因人提供材料,让幼儿有选择不同操作材料的机会,如大班益智区中,我们放置了40、50、70块不同难度及不同图案的拼图,这样不同层次的幼儿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拼图进行活动。使他们通过努力完成活动,获得成功与自信,发展自己的潜能。